本刊記者 焦艷 張淑秋
涉案財物作為執(zhí)法辦案中 “人、事、物” 三大核心要素之一,隨著時代發(fā)展,其種類日益繁多、形態(tài)愈發(fā)多樣。從手表、手機,到豪華汽車、房產…… 數量龐大、種類繁雜的涉案財物該如何科學保管?近年來,福建省廈門市公安局聯合市財政局、檢察院、法院等部門,在國內率先建成 “線上線下結合、企業(yè)政府配合、系統(tǒng)集成一體、部門聯通共用” 的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,實現了 “物品集中管理、信息網上流轉、中心集約處置”。自中心投入運營以來,累計入庫涉案財物已達 170 萬余件。目前,涉案財物管理的 “廈門模式” 已在福建全省推廣,并被財政部列為涉案財物管理改革試點地區(qū)。
跨部門協(xié)作規(guī)范涉案財物管理
在廈門市同安區(qū)涉案財物管理中心,車輛存儲區(qū)、恒溫恒濕區(qū)、貴重物品區(qū)、智能存儲區(qū)、遠程示證區(qū)等按功能依次排布,通過人防、物防、技防全方位保障涉案財物安全。近日,本刊記者跟隨辦案民警走進該中心,現場觀摩了一起案件中涉案財物的封存入庫流程。在執(zhí)法記錄儀的全程監(jiān)督下,兩名保管員嚴格依照交接清單,將每部手機逐一獨立封裝后放入專用保管箱,隨后將這些保管箱統(tǒng)一存入設有多重安全防護措施的庫房內。
在車輛保管庫區(qū)內,一輛線條流暢的法拉利格外醒目。這輛價值數百萬元的跑車,牽涉一樁精心設計的騙局。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8 月,犯罪嫌疑人李某利用在廈門某汽車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之便,以經營二手車交易、車輛質押貸款為由,通過租賃其他車行的車輛冒充借款方抵押物、盜用他人車輛照片偽造質押信息等手段,誘騙多人簽訂《投資合作協(xié)議》,騙取多名受害人巨額錢款。隨著案件水落石出,這輛作為犯罪所得和重要物證的跑車被依法扣押,在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接受規(guī)范、精細的全流程管理。
“過去由于客觀條件所限,像這類價值不菲的涉案車輛,可能面臨露天停放、缺乏專業(yè)維護、管理分散等困境,極易導致車輛損耗,既影響司法公正,也易造成受害人權益的損失?!?廈門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民警張遂濤表示,現在管理中心從涉案財物被依法扣押的那一刻起,便進入了這個 “涉案財物保險箱”,每一步操作都有跡可循、有據可查,其價值也得以最大限度保全。
張遂濤介紹,涉案財物管理中心的建設,不僅是從 “分散式” 管理向 “集約化” 管理的轉變,更是數據互聯互通、全流程管理、線上線下高效對接的過程。該中心打通了公安、檢察院、法院等部門的數據壁壘,并延伸到市財政局信息化系統(tǒng),向財政部門公開、共享涉案財物信息,接受財政部門實時監(jiān)管,為后續(xù)涉案財物處置轉罰沒物資掃清了障礙。
此外,政企合作是該中心建設過程中的一大創(chuàng)新點。中心引入第三方機構,為涉案財物提供統(tǒng)一管理、存儲維護、網上拍賣、鑒定、集中銷毀等服務,出臺涉案財物保管維護規(guī)范,分類制定責任清單,擰緊管理各環(huán)節(jié) “責任鏈”,做精做實涉案財物管理處置全流程、各環(huán)節(jié)。
建立刑事涉案財物先行處置機制
以往,刑事涉案財物要在法院判決生效后再行處置,由于刑事司法程序等辦案周期較長,一些刑事涉案財物因多次移交、缺乏專業(yè)保管,往往在案件辦結后損耗貶值嚴重,既浪費社會資源和司法成本,也影響群眾滿意度。
如何盡可能實現涉案財物保值增值,加快涉案財物流轉處置,降低涉案保管行政成本,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,提高案件追贓挽損效益,已成為當務之急。
為此,廈門市公安局率先嘗試以刑事涉案車輛為突破口,建立 “審前評估、權利人同意、公開競價、全程留痕” 流程,通過公開方式選定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拍賣機構承接先行拍賣業(yè)務。
時間回溯至2020 年 12 月,廈門市公安局將 7 輛刑事涉案車輛在中拍平臺進行線上公開拍賣。不同于以往的法院司法拍賣,此次拍賣在符合刑事訴訟法及中辦、國辦《關于進一步規(guī)范刑事訴訟涉案財物處置工作的意見》等相關規(guī)定的前提下進行。在拍賣過程中,廈門公安嚴格按照審前先行處置流程,經過對涉案車輛的評估、公告等,權利人均出具書面同意意見或書面申請,整個拍賣過程全程留痕,確保公正、公平、公開、透明,且全程可溯。此舉有效避免了因涉案財物資產貶損造成的社會資源浪費,提升了追贓挽損效率,切實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。
探索建立物證 “一站式” 司法鑒定
隨著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的投入運用,入庫保管的涉案財物種類愈發(fā)繁多。
“面對物證鑒定的種類、數量與日俱增,以及物證鑒定耗時長、成本高等問題,廈門市公安局在優(yōu)化鑒定模式、提高運行效能上下足功夫,通過專業(yè)化服務和規(guī)范化管理,讓數據多‘跑路’,使辦案效率明顯提升,實現了物證鑒定從原來的‘至少跑兩趟’到如今‘一趟不用跑’?!?廈門市公安局法制支隊民警陳仲怡向記者介紹道。
實踐中,涉案財物鑒定曾面臨繁瑣、工作量大等問題。陳仲怡表示,現在依托現有平臺和中心,充分利用涉案財物的物流運輸體系,辦案人員僅需在涉案財物管理平臺一鍵發(fā)出鑒定指令,第三方物流人員就會根據指令運送物證檢材前往鑒定機構開展鑒定。若遇到汽車等大型涉案財物的鑒定評估,允許辦案單位指派或聘請鑒定人員前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開展工作。鑒定完成后,再將物證和鑒定文書通過寄遞方式交由物流人員,由其送達辦案民警或涉案財物管理中心。
據介紹,物證“一站式”司法鑒定平臺運行以來,已通過“一站式”鑒定委托送檢案件 1.3 萬余件,群眾滿意度持續(xù)提升。
陳仲怡說,廈門市跨部門涉案財物管理中心運行以來,管理、處置的涉案財物實現 “零差錯”,達成了辦案效率、執(zhí)法規(guī)范 “兩提升” 和執(zhí)法風險、行政成本 “雙下降” 的良好成效,獲得了基層辦案民警的交口稱贊。
編輯:白楚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