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刊記者 范天嬌
“我們老年人對網絡詐騙了解的少,這個活動對我們老年人來講非常有意義?!本幼≡诎不帐°~陵市義安區(qū)怡和永年醫(yī)養(yǎng)中心的張敏奶奶,聽完反電詐講座后,了解到不少針對老年群體的詐騙手段,感覺受益良多。
開展針對老年人的普法講座是銅陵市以法治力量助老護老的縮影。自今年8月起,銅陵市司法局聯合市公安局、市民政局、市老齡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“法援惠民生·助老護老”行動,積極為老年人提供適老型的法律咨詢、法律援助、法治宣傳、公證服務等公共法律服務,不斷提升老年人權益保障水平,在全市營造了良好的尊老、敬老、愛老、助老社會氛圍。
精準普法解答所需
“對自稱銀行、社保等單位的電話,如何識別是不是詐騙?”
——“如果對方要求提供個人信息或進行轉賬操作,務必通過官方渠道核實其身份,不能照聽照做,不點擊鏈接或下載附件?!?/p>
“把房產贈與子女,怎么保障我們有房住?”
——“按照民法典規(guī)定,可以設立居住權,當事人應采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,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?!?/p>
問答之間,加深了老年人對法律的認知。
在“法援惠民生·助老護老”行動中,律師、公安民警、公證員、法律援助工作人員“組團式”深入各養(yǎng)老機構和社區(qū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,圍繞老年人普遍關心的贍養(yǎng)繼承、房產處置、電信詐騙、遺囑設立等法律問題,通過生動的案例講解普及相關法律知識,引導老年人依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“老年人群體在普法活動中容易被人忽視,特別是針對老年人的犯罪活動多和手段翻新快,我們希望有針對性地對他們開展法治宣傳教育,提升他們的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?!便~陵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務管理科負責人郜放說。
在普法活動現場,工作人員還向老年人發(fā)放公共法律服務手冊,方便他們通過多種方式進行法律咨詢和尋求法律幫助。
截至目前,在全市“法援惠民生·助老護老”行動中,共發(fā)放法律書籍、宣傳冊等宣傳資料5000余份,接受法律咨詢1500余人次,到養(yǎng)老機構和社區(qū)、鄉(xiāng)鎮(zhèn)提供現場服務24場次,舉辦普法講座18場次。
設立站點就近服務
“我已經收到了賠償款,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的幫助?!苯衲?0月1日,安徽徽風律師事務所律師胡君接到了馬大爺打來的感謝電話。
兩年前,年近70歲的馬大爺騎電動自行車與胡某駕駛的貨車發(fā)生碰撞,導致十級傷殘。經交警部門認定,胡某承擔事故主要責任,馬大爺承擔次要責任。在受傷后,馬大爺多次與胡某協商解決,但未能達成一致。今年6月5日,馬大爺及其家人來到銅陵市法律援助中心申請法律援助。經審查,中心工作人員認為馬大爺符合法律援助條件,報請審批后,立即指派胡君承辦。
最終,經過法院調解,雙方當事人最終達成調解協議,由胡某賠償馬大爺各項損失共計70000元。歷時2年的糾紛,在申請法律援助后,只用了不到4個月就賠償到位。
銅陵市堅持以優(yōu)質服務援老,依法擴大法律援助范圍,對遭受虐待、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,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;對無固定生活來源、接受社會救助、司法救助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,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。對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優(yōu)先受理、優(yōu)先審查、優(yōu)先指派;對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預約辦、上門辦、一次辦服務。
“我們充分發(fā)揮公共法律服務職能作用,把窗口前移,在大型養(yǎng)老機構等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場所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點,選派律師等法律服務人員進點開展工作,第一時間為老年人提供優(yōu)質的法律服務。”郜放說。
目前,銅陵市各級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分別在4家市區(qū)大型養(yǎng)老機構和3家鄉(xiāng)鎮(zhèn)養(yǎng)老中心掛牌,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工作點,縮短服務距離,讓老年人對公共法律服務可感、可知、可及。
完善機制服務升級
陳奶奶的老伴朱爺爺因病去世,生前遺產系其單位的一處福利房。
根據民法典的相關規(guī)定,該處房產應由朱爺爺的繼承人辦理繼承手續(xù)后方能發(fā)生產權變更。朱爺爺的兩位子女和陳奶奶對該房產的分割沒有爭議,但陳奶奶年老出門困難,難以辦理繼承手續(xù)。
銅陵市衡平公證處了解情況后,為陳奶奶開通綠色通道,安排公證員免費為其提供上門服務辦理繼承手續(xù)。領取到不動產權證后,陳奶奶的家人特意來公證處表示感謝。
“上門服務是我們公證員力所能及的事,能用實際行動解決當事人的實際問題,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所在?!必撠熮k理的公證人員說。
為了讓公共法律服務更好地惠及老年人群體,此次“法援惠民生·助老護老”行動推進公證行業(yè)減證便民提速,縮短老年人辦理委托、遺囑等公證事項的期限。對80歲及以上老人首次辦理遺囑公證免收公證費。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老年受援人,公證機構按照規(guī)定減收或者免收公證費。開展公證敬老服務月活動,積極為老年人開通辦證“綠色通道”,采取巡回辦證、蹲點辦證、上門辦證等方式,為老年人提供“一對一”公證服務。
同時,拓展老年人法律援助事項范圍,降低經濟困難門檻。關注高齡、空巢以及病患等重點人群,暢通綠色通道,實行優(yōu)先接待、優(yōu)先解答、優(yōu)先受理,并指派經驗豐富的律師提供電話預約、直接上門等服務。
市、縣兩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提供休息區(qū)、放大鏡、老花鏡、急救藥箱等適老、助老設施,同時,安排熟悉老年人特點的工作人員負責接待服務,用通俗易懂的語言,對涉老年人法律咨詢給予優(yōu)先解答、耐心解答、暖心解答。
編輯:白楚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