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利民
近年來,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積極推進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各項工作,不斷提升廣大群眾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走出一條有特色、見實效的司法為民之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彭州市充分整合法律服務資源,創(chuàng)新構建“1+3+N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,為全面打造立體山水彭派之城貢獻法治力量。
透過數據看成效:2023年1月至10月,彭州市累計接聽“12348”熱線7005人次,辦理法律援助案件671件;受理復議申請60件;化解矛盾糾紛成功率達99.53%。
機制創(chuàng)新 “1+3+N”構建高質量公共法律服務體系
走進位于天彭街道的彭州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,400平方米的大廳內,根據功能需求設置了智能互動體驗區(qū)、法治宣傳區(qū)、綜合業(yè)務服務區(qū)、后臺研判區(qū)四大區(qū)域,整合了法律事務咨詢、矛盾糾紛化解等多項功能。
該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中心成立以來,實現群眾法律服務“一站式”便捷化,還對重大矛盾糾紛問題進行“會診”,提出綜合性處理方案。
這是彭州為群眾提供優(yōu)質高效法律服務的縮影。近年來,彭州創(chuàng)新構建“1+3+N”公共法律服務體系,夯實基層法治建設根基。
具體來看,“1”,指1套總體體系,旨在推進法律服務資源配置普惠均衡。其中,彭州市司法局以“綜合應用、基礎支撐、數據研判”為核心,將實體平臺的深度服務、熱線平臺的方便快捷和網絡平臺的全時空有效整合;同時,彭州以全市13個司法所為依托,推動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與司法所一體規(guī)劃、一體建設、資源共享,開展法治宣傳、人民調解、法律援助、法律咨詢等;此外,彭州全覆蓋建成202個村(社區(qū))法律之家(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),創(chuàng)新法律服務管家新模式,實現“一村(社區(qū))一法律顧問一法律服務管家”,推進公共法律末梢服務普惠精準、優(yōu)質高效。
“3”,指推動公共法律服務、行政執(zhí)法協(xié)調監(jiān)督、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三大中心一體建設。
“N”,則代表N項法律服務功能,一方面聚焦專業(yè)化,建立律師人才庫,為產業(yè)鏈企業(yè)提供“點單式”法律服務;另一方面聚焦協(xié)同化,建成成德眉資公共法律服務示范站點,創(chuàng)新“一站服務”案件指派模式,實現法律援助案件即接即辦、應援盡援;此外,聚焦規(guī)范化,發(fā)揮公證服務、溝通、證明、監(jiān)督的職能作用,為各類經營主體提供優(yōu)質便捷的法律服務。例如,對接彭州市紀委監(jiān)委駐市司法局紀檢監(jiān)察組,每季度對接受過公共法律服務的企業(yè)或群眾抽樣回訪,了解窗口工作人員履職、廉潔情況,并及時反饋,推動公共法律服務規(guī)范、高效、廉潔。
彭州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介紹,通過系列體制機制的創(chuàng)新,既擴增了“廣度”,推動服務網絡橫向縱向貫通、線上線下融合、村(社區(qū))全覆蓋,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均衡普惠,又提升了“亮度”,三大中心各有側重又一體發(fā)展,推進法律服務便捷專業(yè),更拓展了深度,延伸多種職能,推進法律服務精準、高效。
普法惠民 “線上+線下”形成良性互動
為推進普法工作提質增效,彭州市司法局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,加強法治文化建設,線上普法和線下普法形成良性互動,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營造了良好的法治環(huán)境。
圍繞“八五”普法的工作重點,彭州市司法局研究制定了“八五”普法規(guī)劃,明確了突出宣傳憲法、民法典,深入宣傳與推動高質量發(fā)展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、與社會治理現代化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(guī)等普法重點內容。
與此同時,彭州市司法局統(tǒng)籌實施國家工作人員“法治提能”行動、青少年“學法筑基”行動、基層干部群眾“識法明理”行動等五大行動,分層分類開展法治教育,持續(xù)深化“依法行政”“依法治?!薄耙婪ㄖ纹蟆钡取耙婪ㄖ卫砥哌M活動”,提升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,全面推進“八五”普法落地生根。
實施好普法工作,讓法治走到群眾身邊、走進群眾心里。彭州組織全市50個市級部門、13個鎮(zhèn)(街道)共計4000余人,開展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考試;在全市分批開展法律明白人專題輪訓5期,覆蓋9個鎮(zhèn)(街道)163個村(社區(qū));持續(xù)深化“一月一主題”專項法治宣傳活動,今年1—10月,彭州累計開展憲法、民法典、生態(tài)文明建設、食品藥品安全、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等法治宣傳活動600余場次,發(fā)放各類宣傳資料20余萬份。
“線上+線下”齊發(fā)力,通過“互聯(lián)網+法治宣傳”的方式推動法治精神深入人心。彭州市司法局大力推送運用“云普法+”學法平臺、“彭州市智慧公共法律服務”小程序、“法韻金彭”微信公眾號,推出“微普法”“‘八五’普法”等專題欄目,讓群眾在家中即可享受專業(yè)的法律服務,暢通普法宣傳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編輯:牛文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