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沒想到打個12348熱線,不僅解決了我的工資糾紛,還弄懂了勞動合同法的好幾個知識點?!焙戏适忻裢跸壬慕洑v,正是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踐行“誰服務誰普法”理念的生動縮影。“八五”普法期間,該中心以法律援助案件辦理為基石,以12348熱線平臺為紐帶,累計開展精準普法教育超350萬人次,讓法治精神融入群眾日常生活。
在普法陣地建設上,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巧筑“沉浸式課堂”。2021年底,省法治宣傳教育基地啟用首展由該中心承辦,29塊展板、40塊獎牌、62面錦旗組成的“法治長廊”,全景展現(xiàn)法律援助法要義與安徽法援實踐。參觀者在泛黃的案卷與鮮紅的錦旗間,讀懂“法援為民”的溫度。
服務端口前移,讓普法更貼民心。“安徽省直法律援助志愿服務隊”吸納209名志愿律師,走進養(yǎng)老院、居民小區(qū)開展公益普法38場次,形成“月月有活動”的常態(tài)化模式。在省政務服務中心窗口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工作站,工作人員將咨詢解答轉化為“點對點”普法,2021年以來已為9760名群眾提供面對面法律指導。農民工李某在工作站不僅拿到拖欠工資,還學會了如何簽訂規(guī)范勞動合同,“下次遇到問題,知道該找哪、怎么說”。
數字化賦能讓普法突破時空界限。7×24小時值守的12348熱線,四年以來接聽群眾咨詢超337萬人次,成為永不打烊的“法律直播間”。針對網絡時代特點,中心在中國法律服務網等平臺實現(xiàn)24小時留言解答,累計回應網民咨詢2.5萬余次,讓法治知識“一點就通”。
普法成效最終體現(xiàn)在公平正義的實現(xiàn)中。2023年為受援人挽回經濟損失682萬元,其中農民工獲賠474萬元;2025年上半年,僅民事案件就為群眾挽回損失429萬元。在合肥軍事法院工作站,退役老兵張某通過法援不僅解決了房產糾紛,還成為了社區(qū)“普法宣傳員”。
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,從案件辦理到熱線咨詢,從社區(qū)宣講到云端互動,安徽省法律援助中心以“服務+普法”雙輪驅動,讓法律條文變成群眾聽得懂的“家常話”,讓維權過程成為法治教育的“實踐課”。350萬次的普法印記,正是安徽法治建設最溫暖的注腳。
編輯:武卓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