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9日,司法部在上海召開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推進會,總結交流各試點地區(qū)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情況,對進一步做好試點工作進行部署安排。
2022年,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部署在北京市、上海市、廣東省、海南省開展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試點工作。記者從推進會上獲悉,試點工作開展以來,各試點地區(qū)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,試點地區(qū)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。從發(fā)展數據上看,2023年,試點地區(qū)8家仲裁機構共辦理案件7.9萬件,標的額6000億元,占全國標的總額的52%;辦結涉外案件2251件,占全國涉外案件數的72%,涉外標的額1376億元,占全國涉外標的總額的69%。
從試點地區(qū)的探索來看,北京正在構建爭議解決全鏈條服務“北京模式”,支持在京仲裁機構探索仲裁前爭議預防化解機制,積極參與最高院、北京法院國際商事糾紛“一站式”多元解紛中心,北京國際商事法庭聯(lián)合調解機制;上海堅持合作共進,深化仲裁對外開放實踐,推動國內首個仲裁對外開放政策落地,創(chuàng)設“上海仲裁周”等國際交流合作活動,累計吸引來自40余個國家和地區(qū)的國際組織和仲裁機構等參加。
廣東以國際商事仲裁為切入點,推動涉外法律服務聚集發(fā)展,深圳國際仲裁院以合作模式引入9家國際組織、世界知名仲裁機構,廣州仲裁委員制定發(fā)布全球首個互聯(lián)網仲裁推薦標準,獲得150余家境內仲裁機構和50余家境外仲裁機構認可;海南發(fā)揮自由貿易港政策優(yōu)勢,出臺一系列支持仲裁事業(yè)發(fā)展的優(yōu)惠政策措施,通過稅收、出入境等方面的一攬子政策措施,提升海南對境內外知名爭議解決機構和高端法律服務人才的吸引力。
推進會上還舉行了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專家委員會聘任儀式,清華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鄭若驊、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潘劍鋒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教授劉敬東等13位專家獲聘為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建設專家委員會委員。
會議強調,要以建設國際商事仲裁中心和國際一流仲裁機構為契機,推進涉外仲裁、涉外法律服務、涉外法治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,為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貢獻更多法治力量。
編輯:王晶